2019SAEDRC体育建筑高峰论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办,力求通过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准学术研讨的常态化举办,促进体育建筑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深化体育产业对国计民生的积极影响,助力体育强国愿景的全面实现。论坛关注体育建筑工程策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关键问题,邀请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近二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国家政策、产业发展、建筑创作、结构创新、体育工艺、设施运维等角度展开主题演讲。

论坛的第一部分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澄先生主持。

主持人:孙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以《建筑策划与体育建筑》为题,剖析了当今体育建筑中由于缺少建筑策划所导致的问题,回溯了建筑策划发展的历史沿革,论述了建筑策划在体育建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整合多国经验和成功案例,庄教授提出了体育建筑中建筑策划及使用后评估的理论框架,提出辅助决策及分析优化的科学方法,为我国建筑策划和体育建筑发展提出引领性观点。

报告题目:建筑策划与体育建筑
报告人: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先生的报告解读了当下我国体育事业从专业竞技到全民健身,体育场馆从重大赛事到日常运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当前体育场馆应具有的“从高造价维护到低投入、少成本”,“从封闭高能耗到开放、节能”等特征。随后展示了在鄂尔多斯体育中心、延安体育中心、太原体育中心等多项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地域性、注重城市特色、展现城市生活的设计理念。

报告题目:当体育回到市民,建筑能做什么
报告人:崔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先生(罗鹏代宣讲)首先分析了在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体育产业载体的体育场和体育设施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随后结合政策解读,阐释了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的近期和中远期目标。最后明确了以2022冬奥为契机,以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协调为目标的我国体育场馆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报告题目:当前中国体育建筑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
报告人:彭维勇(罗鹏代宣讲)
论坛第二部分主持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范峰先生担任。

主持人:范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先生通过在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中的工作和经验,探讨了体育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方式。提出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之下,冬奥场馆可以呈现出人工建造与自然环境的不同关系;人工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融合是一种真正理想的空间营造状态;建筑师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创造建筑与自然的关联性,在具体的实践中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和对文化的态度,并利用科技作为实现设计目标的有效手段。

报告题目:冬奥与自然
报告人:李兴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先生、钱锋先生首先通过对结构建筑学概念的解析,探讨了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之间有机互动、相辅相成的深层关联。其次分别从体系层面和构件层面阐述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的设计手法。随后通过对经典案例代代木体育馆的详细解析,进一步地解读了体育建筑设计中建筑与结构协调融合的具体手法。最后通过几个自己作品的分析,向大家展示了这些手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报告题目:体育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结构的协调与融合
报告人:丁洁民、钱锋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冯远女士在为大家带来的《金属屋面索穹顶结构研究与应用》讲座中,对金属屋面索穹顶结构需求、索穹顶结构选型研究、屋面系统与索穹顶协同分析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并对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介绍了金属屋面索穹顶在雅安天全体育馆中的应用。

报告题目:金属屋面索穹顶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冯远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先生以体育建筑自然采光设计技术及应用为主题,回溯我国体育建筑采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梅季魁教授主持设计的吉林冰球馆为开端,结合自己主持的北京奥运摔跤馆、羽毛球馆等十多项大型体育场馆天然采光技术应用代表性工程,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日常运营节能、提升室内光环境质量的自然采光设计策略。同时介绍了团队以提高体育建筑自然采光综合性能为目标的国际联合研究进展情况。

报告题目:体育建筑自然采光设计及其技术应用研究
报告人:孙一民
第三部分的讲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武岳先生主持。

主持人:武岳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先生的讲座题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在地营造——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工程实践》。陈雄大师以建筑的在地性为切入点,提出了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即“选址的环境可持续”、“建筑的主动可持续”和“技术的生态可持续”;而后以肇庆新区体育中心为例,从“建筑与自然”、“建筑品质”和“气候适应性”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和重要意义。

报告题目:面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在地营造——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工程实践
报告人:陈雄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先生结合自身多年对体育建筑发展研究经历,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体育建筑应当更方便人民使用而非片面的以竞技体育为唯一目的;第二,应密切关注国际相关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推进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社区体育中心、大学生综合休闲体育中心的发展;最后提出户外运动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体育小镇、体育综合体、体育产业园区、体育公园等载体值得重视和研究。

报告题目: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前瞻
报告人:林显鹏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晨先生的讲座题为《当代既有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赵晨先生认为,时代变迁,需求更新,体育建筑亟待改进和完善,而在历史成就与时代需求面前,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尤为重要。因此,赵晨先生以上海体育中心为例,提出“保留、改造、拆除”和“开放、连接、活力”的关键词,为当代既有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具体措施。

报告题目:当代既有体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报告人:赵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范峰先生以体育建筑大跨空间结构的新发展为主题,通过梳理体育建筑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并利用一系列优秀工程案例介绍预应力双层索系、渐变多联体伞形膜结构、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巨型网格弦支网壳结构、装配式张弦网格结构等空间结构的工程创新实践,揭示体育建筑空间结构对建筑造型、建筑结构、建筑功能的融合作用,为广大体育建筑设计师提供借鉴。

报告题目:体育建筑大跨空间结构的新发展
报告人:范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陈晓民女士首先,介绍了足球运动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其次,深入地探讨了场馆设计、增值设计对足球场运营带来的提升,最后,从“科学定位,立足当下,预留发展”、“建设、投资、运营、使用之四方关系”、“增大现场体验感的看台设计”、“智能化场馆,创新思维”四个方面对中国未来足球场建设提出了建议。

报告题目:中国未来足球场建设探讨
报告人:陈晓民
论坛的第四部分的主持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体育建筑创作中心主任陆诗亮先生担任。

主持人:陆诗亮
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首席代表吴蔚先生利用两个案例,从结构和建筑的协调合作角度诠释了体育建筑设计中,GMP事务所特有的思考方式。首先是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建筑专业从苏州园林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得到启发,设计了具有较大落差的马鞍形屋面形态,结构工程师选择了单层索网结构,成就了这一佳作。海口五源河体育场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从减轻膜结构风荷载角度对建筑方案提出了建议,建筑设计师在结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促成了一座具有结构技术含量、具有视觉张力的优秀体育建筑。

报告题目:建筑与结构的二重奏——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海口五源河体育场设计解析
报告人:吴蔚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汤朔宁先生的讲座题为《当代体育建筑集约化设计》。在讲演中,汤先生从集约化的概念与意义出发,针对体育建筑功能复杂、兼顾赛时赛后的特征,提出了体育建筑应由“粗放”转向“集约”的观点,并以唐山新体育中心为例,从“用地集约”、“空间集约”、“功能集约”和“技术集约”四个方面阐述了集约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报告题目:当代体育建筑集约化设计
报告人:汤朔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郑方先生首先描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除国家速滑馆之外全部为改扩建场馆的可持续背景,其次,以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游泳中心为例,介绍了改扩建场馆工程及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最后,结合2022年国家速滑馆的大空间结构的技术细节,表达了技术通过与功能、地点和类型发生关联而相互作用,在全新的秩序下实现与自然、历史的协调。

报告题目:北京冬奥会:冰上场馆的可持续设计
报告人:郑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大空间建筑研究所所长刘德明先生首先对滑冰馆建筑标准编写依据和标准编写思路进行了介绍,其次,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实际情况,从分级系统、空间系统、场地系统、制冰系统、空调系统、光照系统六个方面分析了滑冰馆建筑的特殊性,最后,介绍了滑冰馆建筑系统与标准制订工作的分工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报告题目:滑冰馆建筑系统与国家标准
报告人:刘德明
欧悦冰雪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帅先生在带来的《新技术在冰雪体育建筑中的应用》中,分享了AST欧悦公司在冰雪赛事、场馆、设施中常年积累下的经验,并从中提取了新技术在冰雪体育建筑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精彩的介绍:冰雪场馆节能环保、体育场馆多功能转换、体育场馆新功能、可拆装冰雪场馆和人工智能智慧场馆,从使用的角度为冰雪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题目:新技术在冰雪体育建筑中的应用
报告人:钟帅
通过本次学术论坛的召开,各界学者聚焦体育建筑发展,在体育建筑工程实践、结构创新、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希望以哈工大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对体育建筑的工程设计研究展开广泛和深入的探索。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建筑志。